close

 

商業智慧(BI)的演變與未來發展

1996年,Gartner集團首次將商業智慧(Business Intelligence,簡稱BI)定義為一種集合數據倉庫、查詢報告、數據分析、數據挖掘、數據備份及恢復等技術,旨在輔助企業決策的技術應用。從誕生至今,BI的基本使命和價值未曾改變:即將數據轉化為有用的資訊,為企業決策提供數據支持。所不同的是,BI的技術不斷演進,且這一發展的進程反映了技術的進步。

目前,BI的核心技術涵蓋數據存儲、ETL(數據提取、轉換和加載)、數據分析、數據挖掘及數據視覺化分析。隨著數據量的快速增長及應用場景的複雜化,BI的技術應用也隨之升級。舉例來說,大數據技術如Hadoop和Hive的出現,極大地提升了BI處理海量數據的能力。

本文將以2013年為時間節點,分析BI產品的發展歷程,探討智能BI如何定義及其發展路徑,並分析帆軟在AI與BI融合領域的產品落地情況。

一、BI的過去、現在與未來

回顧BI的發展歷程,不難發現,其主線就是透過不斷引入新技術,降低數據分析的使用門檻,使得更多人能夠從大數據中受益,最終將數據轉化為推動業務增長的生產力。

BI產品的演變

2013年以前:報表式BI
在這一階段,BI產品的用戶需要具備SQL編程、OLAP建模等高技術要求,並且用戶滲透率不到1%。BI起源於20世紀80年代,主要技術包括SQL、OLAP和數據可視化,這些技術雖提供了強大的數據分析能力,但對用戶的技術要求極高。用戶除了需要掌握技術,還必須具備深入的業務理解能力,因此當時BI的應用主要集中在少數IT專業人員中,普及性較低。

2013年以後:自助式BI(敏捷BI)
隨著VizQL技術的問世,報告生成不再依賴SQL語言,部分業務分析師和數據部門的員工開始能夠利用自助式BI工具進行數據分析。此時,用戶滲透率提升至約10%。增強型BI進一步降低了技術門檻,但仍需要用戶具備一定的數據思維。

增強型BI與智慧BI的演進
互聯網的發展促使AI技術進入BI領域,進一步提升BI產品的能力,減少用戶對數據思維的要求。然而,儘管早期AI技術有所突破,BI產品的用戶滲透率仍未顯著提升。隨著大語言模型(LLM)的興起,智慧BI產品開始打破數據思維的門檻,並朝著“讓每個人都能成為數據分析師”的目標邁進。

The Future of BI:AI和BI的融合,更多是A

BI產品的進化並非一蹴而就,各種形式的BI產品仍將並行發展,分別適應不同的使用場景。報表式BI適合管理層固定的數據查看需求;自助式BI則服務於業務分析師;而對話式BI則更適合普通業務人員的即時查詢和分析需求。

二、智慧BI的定義與發展(AI For BI)

1. 智慧BI的定義:AI與BI的融合

從概念上來說,AI與BI的結合是極具潛力的。AI技術的核心在於以更高效的算法產出更精確的結果,而BI的目標則是將數據轉化為有用的知識,以輔助決策。將AI技術嵌入到BI系統中,能夠讓BI系統更好地解決複雜的業務問題,從而提高決策的準確性。

在具體應用中,AI+BI模式能夠深入分析結構化數據,並利用機器學習等技術提供更準確的分析結果;對於非結構化數據,AI則能通過語音識別、圖像處理等技術,讓BI能夠應對更為複雜的場景。

2. 為何AI For BI更具可行性?

BI和AI在本質上有所區別。BI的核心是基於數據管理和分析,而AI則更關注算法和結果精確度。儘管AI在某些領域(如文本和圖像處理)有明顯優勢,但大多數BI系統仍以結構化數據為主,這意味著AI在BI領域的應用仍然有限。更多的是AI技術為BI提供輔助,提升效率、降低使用門檻,而非取而代之。

The Future of BI:AI和BI的融合,更多是A

3. AI For BI的時代何時來臨?

預計到2025年,智慧BI將逐步邁入全面發展的階段,並在2030年實現更大規模的智能化。隨著AI和BI技術的日漸成熟,AI在BI中的應用將越來越普遍,但因兩者的本質差異,它們將以AI For BI的方式協同發展。

The Future of BI:AI和BI的融合,更多是A

三、如何發展AI For BI產品?

目前的AI For BI產品主要集中於兩個方向:

  • 對話式數據分析:利用AI實現即時數據查詢和分析,降低用戶使用門檻;
  • 對話式報告生成:通過AI技術提升數據報告的生成效率,使得業務人員能夠快速製作分析報告。

這些場景的目標是讓業務人員能夠更輕鬆地使用BI工具,並從數據中獲得有價值的洞察。

The Future of BI:AI和BI的融合,更多是A

四、帆軟在AI與BI融合領域的探索與實踐

帆軟在AI與BI結合方面的探索始於2019年,當時開始關注“問答式BI”功能,並推出了基於AI技術的解決方案。儘管初期的AI模型精度和場景適應性有限,帆軟依然持續跟蹤技術發展,並根據來自用戶的反饋進行改進。

帆軟在2023年推出了兩款關鍵產品:

  1. AI小助手:這是一款能夠提升分析師工作效率的工具,具備公式生成、組件製作等功能;
  2. FineChatBI:這是一款對話式BI工具,旨在降低業務人員使用BI的門檻,使其能夠進行即時的數據查詢和分析。

The Future of BI:AI和BI的融合,更多是A

五、展望未來

帆軟的目標是讓更多業務人員能夠利用BI提升工作效率和決策質量。隨著技術的進步和市場的需求變化,BI產品將繼續進化,未來將迎來一個更加智能化、普及化的BI時代。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BI AI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leohope 的頭像
    leohope

    帆軟大師兄

    leohop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